大数据时代的物联网弊端
- 时间:2014-07-29
- 来源:
亿万先生软件(来源:36数据 作者:佚名)
当我们畅想和拥抱物联网带来的变化的时候,也许会发现它带来的坏处比好处更多。
物联网(IoT)的概念可以追溯到80年代早期,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一台可乐机被连接到互联网,以监测其可乐存量,判断还可以提供多少杯饮料,这是世界上第一台联网的设备。但是直到IPV6大规模应用于IP地址空间,物联网才真正变为现实,它使得我们能够给任何物体都分配一个IP地址。
我们今天看到的物联网(IoT)市场都是解决如何用一种新的方式将人与产品连接起来,以及如何将产品互相连接的问题。按照Gartner的研究,不久以后就会有比人的数量更多的物体连接到互联网,到2020年将有超过260亿部联网设备。投资者们会注意到,2013年,在物联网生态链里发生了153宗投资交易,涉及融资金额11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11%.
物联网将产生更多的机会和创新,但与此同时也会造成应当在采用早期就处理的弊端。
物联网的弊端:隐私和安全问题
物联网采用的智能节点数量的增长,以及这些节点撬动的数据数量,将增加数据隐私、数据所有权和数据安全方面的隐患。其它挑战将包括理解设备如何高效、安全地传输和存储这些大量数据。类似MQTT(消息队列遥测传输)这样的新的消息发送协议将应用于安全地传输数据。
在线的物联网更加易受攻击。自从有了物联网,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,黑客不仅能侵入政府机构和公司并毫不费力地盗窃身份,而且还将目标锁定于相互连接的房屋和汽车身上。电脑或手机跟你捣乱是一回事,但当你无法开灯、打不开门、点不了火的时候,那就是另外回事了。
物联网的安全问题自从RFID(射频识别)技术到来之后就提上了日程,在实施阶段的早期就处理好安全问题,对于物联网采用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。当美国州政府第一次尝试在美国护照上打上RFID标签时,护照数据可以在30英尺之外读到,所使用的工具在eBay上仅需250美元就可以买到。这就要求做出一些改变来确保RFID标签的安全性。但是,与物联网相关的安全和数据隐私风险仍然存在。如果任何东西都连接到互联网,理论上任何人就可以在任何时候看到想看的东西。想想看,在某一天你打电话给老板请病假,却被监测到联网的汽车在高尔夫球场上,这会是多么尴尬的一件事。
很多人会争辩说智能手机已经把我们带到了这个地步,至少我们可以关闭自己的手机。语境数据,就像定位追踪一样,如果管理不恰当的话会从根本上危害隐私。要避免这一点,在政策和技术方面都要做出改变。
上一篇:黑龙江电力:推进安全生产精益管理